2008年1月8日 星期二

宜蘭東嶽廟建築特色


製作人:趙家彥B9632098、報告人:許燿宇B9632067
檢視較大的地圖

肇建年代:清光緒四年(1878)
增建年代:
1।民國十一年(1922)重建
2।民國五十三年(1964)重修
3।民國七十年(1981)擴建
廟貌記要:
(一)廟宇坐向:坐西朝東
(二)屋脊情況:屋頂之燕尾脊成七十度翹起,主脊上方有火焰式太陽與雙龍泥塑剪黏,垂脊成六十度上揚。
(三)建築形式:三間起重簷式建築,在兩次間旁有階梯通往二樓,五鼎設計屬高挑式,高度約與三樓等高。
(四)棟架結構:屋頂藻井為眾多斗拱組合而成的結網形式,這些斗拱及結於頂心明鏡,并在短桁上繪八卦,桁旁有祥龍作翻滾狀,亟富巧思。
(五)面 積:二七三平方公尺。

調查加值評鑑:
(一)海堂師、阿枝師、阿忠師,在嶽帝廟的「佛雕經濟大賽」,曾早成當時人們的轟動,此役是雕刻界的盛事,如今這些匠師的作品上完好如初的供人頂禮、追憶。大致而言,海堂師重視「正面性」,手法比較傳統,阿枝師則側重顏部表情與手部的動態,阿忠師注重怪誕氣氛的營造。
(二)除了近年來南方澳漁民由內地奉迎來台的媽祖神像五、六百尊屬軟身外,早期的軟身神像則非宜蘭嶽地廟、羅東震安宮莫屬了。
















資料來源:特別感謝本校林福春老師.提供所有書面資料.取自清代葛瑪蘭傳統寺廟建築-第四章/清代葛瑪蘭及其第二代匠師在宜蘭東嶽帝廟古蹟情況

2007年12月25日 星期二

一.環境新聞五則:
Ⅰ.2005前瞻:氣候變遷京都議定書生效碳交易市場來臨
Ⅱ.交易制度如何挽救森林
Ⅲ.中國希望從全球氣候協定中得到什麼?
Ⅳ.聯合國最新氣候報告:制訂碳價 可大幅度減低排放
Ⅴ.碳交易市場機制不完善 反而不利保護原生林

二.資料來源:
環境資訊中心>碳交易(碳排放,減碳)

三.感想:
對於CO2的排放,不僅帶來商機但也處處有危機,全球碳交易制度充滿許多矛盾與道德爭議,讓企業以投資碳交易制度的方式,購買繼續於他處製造污染的權利,會讓環境與當地居民的生活蒙受巨大損失。

2007年12月18日 星期二

風力發電

一.環境新聞五則:
Ⅰ.台灣風力發電的潛力
Ⅱ.風力發電電量小當輔助電源
Ⅲ.各國改良風力發電成長最快能源科技
Ⅳ.風力發電成長快速美國居全球領先地位
Ⅴ.德澳合作興建全澳最大風力發電場

二।資料來源:
環境資訊中心>風力發電

三।感想:
現今能源危機已是世界政府擔憂的課題,為了找尋不會大量排放CO2的能源,使用風力發電對台灣而言應該是不錯的選擇,但動輒上億的風車發電量還是無法取代傳統發電,所以還是要靠每個人的節約能源做起,使用省電燈泡、隨手關燈、感應式的開燈,看是簡單但卻保護地球的一大步。

2007年12月8日 星期六

要吃飽還是要生活便利?

一.新聞五則題:
Ⅰ.專家警告:生質能源 恐引發糧食短缺
Ⅱ.看待生質燃料的另一隻眼
Ⅲ.生質柴油來源 廢食用油跟能源作物
Ⅳ.豬糞也能變成生質能
Ⅴ.法國生質燃料泡沫化? 業者表示樂觀

二.資料來源:
境資訊中心 >生質能源

三.感想:
難道只有糧食作物才能生產生質酒精?就我所知,目前可以將植物枝葉的纖維素轉化成單糖再製造生質酒精。因此玉米、甘蔗,皆非製造生質酒精的唯一途徑,只不過它們同時可作為糧食或經濟作物罷了。如果真的有意要全力發展生質酒精,其實應投入不需人力,又合適當地的高光合作用效率作物,如牧草或C4植物及綠肥作物。

2007年12月6日 星期四

第十一周地理86~90號標題收集

86號 張偲鈴>> 氣候變遷警訊
87號 李奕岑>> 全球氣候異常
88號 江琦 >>全球暖化
89號 劉于瑄>>面對氣候變遷的省思
90號 徐廷瑋>>氣候異常-人類滅亡倒數?

2007年12月3日 星期一

氣候變遷與災害

一.新聞五則題目:
Ⅰ.1998聖嬰年台灣氣候之異常現象 (上) 
1998聖嬰年台灣氣候之異常現象 (下)
Ⅱ.面對全球暖化 人類需要負責 
Ⅲ.消失在即──安地斯山脈的氣候變遷速度遠超過冰河時期 (上)
消失在即──安地斯山脈的氣候變遷速度遠超過冰河時期 (下)
Ⅳ.深受氣候變遷影響 孟加拉恐引發嚴重災情
Ⅴ.強烈旋風襲孟加拉 受害人數破千

二.資料來源:
環境資訊中心 >氣候異常

三.感想:
工業革命後,才有現在的高生活品質,但人類始終還是以經濟為優先,等破壞差不多才赫然發現很多的環境問題,全球的暖化就是一個現在我們最棘手的大問題,應該說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增,才衍生出如此多的氣候變遷,像現在冬天居然也有颱風登台!聖嬰跟反聖嬰現象也變的如此強烈,冰山的急速溶化,這樣的接踵而來的環境問題,身為地球中的一份子,必定要重視!
政府應該要訂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,每個人從日常生活中也能進一份心力,節省用電,購物自備袋子等...

2007年11月27日 星期二

地震與921地震

一.新聞五則題目:
Ⅰ.寶島曼波 透過重建看見官僚
Ⅱ.921 霧峰「震」撼教育23天
Ⅲ.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
Ⅳ.921地震後的日月潭
Ⅴ.竹山地震園區 台大放棄不做

921博物館平面圖:http://www.921emt.edu.tw/unit3-2.asp

二.資料來源:
環境資訊中心 >地震

三.感想:
921地震是台灣人永遠難忘了傷痛,當時驚天動地的搖晃依然歷歷在目,事情都已經過了8年了,或許台灣人真的是健忘,也或許是從陰霾中走出,但921地震帶給我們很多啟示,他帶給我們對保護台灣這片土地的重新省思,我們應該要在這土地上多點尊重,而不是一味的濫砍濫伐,還有我曾參觀過霧峰的地震博物館,到那裡看到光復國中隆起的地層,覺得我們對台灣板塊運動跟防震上仍須努力,可別讓這樣的大地震再次粉碎台灣!